2878
陸儼少(1909~1993)?擬古山水八幀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鏡片(八幀)
款識:1.亂云堆里結茅廬,已共紅塵跡漸疏。莫問野人生計事,牕前流水枕前書。仿王山樵,遂書唐人絕句一首。鈐印:陸儼少(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2.碧溪搖艇闊,朱果爛枝繁。用文待詔筆寫杜少陵句。鈐印:陸儼少(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3.六如居士靈秀之筆。鈐印:陸儼少(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4.拙項易庵筆,覺石谷、麓臺諸公猶多習氣。陸儼少。鈐印:陸儼少(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5.楚江清曉。學董玄宰墨意,覺一片精光湛然紙面。儼少。鈐印:陸儼少(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6.鈐印:陸儼少之印(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7.鈐印:陸儼少之印(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8.鈐印:陸儼少之印(白)?我能屈曲自世間(朱)
出版:1. 《陸儼少全集1·繪畫卷》P13-17,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其中五幀)
2. 《陸儼少全集6·綜合卷》P257,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其中一幀落款)
展覽:3. “咫尺萬里——陸儼少小品冊頁作品云展”,陸儼少藝術院,2022年。(其中五幀)
說明:委托人家屬直接得自作者本人。
畫史中,入蜀寫生的畫師,無不深受蜀地奇巧雄偉自然景觀的啟發。作為近現代大批南遷畫人中的一員,陸儼少更是憑借游蜀經歷,一舉將傳統的江南繪畫圖式予以了重要革新。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陸儼少攜妻兒入蜀避難,任職重慶兵工廠秘書室。此為陸儼少畫技精進的關鍵時期。陸氏對于繪事傳統的追溯與臨習、對于唐宋詩詞的熱愛,以及往還江陵、舟行三峽的經歷,使得其胸中古人筆下的山川與江波鼓蕩、奔騰盤郁的現實景象互為印證,共同構成其重慶時期的創作基調。
本冊《擬古山水八幀》即成畫于這一特殊歷史時期下的特殊地點,承載著陸儼少上述意趣與追求,見證著“陸家樣山水”在近代美術史地位的初步確立,以及陸氏藝術生命漸入全新境界的關鍵時刻。
冊內陸儼少用筆施墨的主要源頭、意趣均來自王蒙。其中,山水、樹木、水波筆法似王蒙多變,磅礴中又不失精致。經由陸氏內化后,呈現為略具彎曲的披麻皴以及山間密布的細點潤苔。在以王蒙風貌為底色的基礎之上,冊中又可見汲取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王蒙、項圣謨等諸家意趣,并結合杜少陵、唐人詩意細筆擬古,不失為陸氏早期經典詩意題材的精品佳作,亦是他集古之大成的完美呈現。本作由委托人直接得自陸儼少本人,首次見于市場,其中多幀于《陸儼少全集》內出版、著錄,甚為難得。
本作舊藏者祝先生原居浙江嘉興,避亂至重慶,為陸儼少重慶兵工廠同事。他時常向陸儼少請教繪事,而陸儼少也樂于與這位同自己處境、喜好相似的朋友交流,二人常于一處切磋畫藝,其樂融融。祝先生結婚時,陸儼少曾喜繪鴛鴦圖相贈。而本件《擬古山水八幀》,即為陸儼少贈予祝先生的又一佳作。
八幀內,涉及近、遠景別山水。樹石筆精墨細,或點線交織、或水墨氤氳。敷色清麗淡雅。分別可見陸儼少擬文征明筆意繪杜甫詩意圖、擬王維筆意寫唐人絕句圖、以唐寅靈秀筆法作枯木怪石、以董玄宰墨意畫楚江山色。亦可見陸儼少對于項圣謨、王翬、王原祁畫事中“習氣”議題評騭等畫論觀點。無疑是唐人文氣與明人古意的恰適結合。
由陸儼少自敘可知,青年時,其師王同愈便囑陸氏多讀書。因此,他著意研讀杜詩,其余詩家,亦多讀選集。此后,陸儼少對于詩詞文章的喜愛,不僅停留在反復品讀的層面,更深入到對于詩詞、古文的進一步畫意仿作中去。在崇古、擬古間,陸儼少尋得新徑,生出新我之面貌。
此外,陸儼少與本套擬古畫作風格相得益彰的款識,亦頗具重慶時期特色。居渝期間,陸儼少每以片紙雑抄唐宋詩文,既不臨帖,復以己意為之。書成具有似隸非隸面目的書體,結字多橫劃闊而豎筆細,較金農漆書似而不同。對此,陸氏頗為自矜,評其有古意,并認為這是自己書法面貌數變中,風格最為突出的一次。
LU YANSHAO LANDSCAPE
Ink and color on paper·Ink on paper, mounted (eight pieces)
Illustrated: 1. Complete Works of Lu Yanshao, vol. 1, pp. 13-17,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8
2. Complete Works of Lu Yanshao, vol. 6, p. 257,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8
Exhibited: 3. 'Measuring in Miles: Exhibition of Lu Yanshao's Small Paintings and Albums', Lu Yanshao Art Institute, 2022
Provenance: The client's family acquired the lot from the artist.
33.5×22cm×8
RMB: 1,800,000-2,800,000
作者簡介:陸儼少(1909~1993)初名驥,復名砥,字儼少,后以字行,改字宛若,曾用筆名甘為虞,室名穆如館、就新居、晚晴軒等,上海嘉定人。王同愈、馮超然弟子。
陸氏山水早年由“四王”上接宋元,十分傳統,基礎扎實,這不僅緣于他的臨摹功夫,還在于他的讀畫和讀書功夫。中年之后,特別是在1946年沿長江而歸,對峽江險水所作探索之后,作品多畫江濤湍流,亂石奔云,別開生面。之后,又創勾云、勾水、留白、墨塊等新筆法,在營造動勢動態上做足文章,富有時代氣息和現代精神,創造了陸氏山水的獨家面貌。亦善畫梅、畫荷,多小品,梅近陳老蓮,荷蹤石濤上人。間寫人物,有風神。精書法,獨創一體,成就與畫并美。喜吟詠、善文辭,詩有杜工部遺韻,文有東漢氣息。1956年起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80年被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又任中國美協理事、浙江畫院院長、浙江美術學院教授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