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hjguq"><legend id="hjguq"><th id="hjguq"></th></legend></li>

      <span id="hjguq"><optgroup id="hjguq"></optgroup></span>
      憶“國”“美”首任校長林風眠 | 百卉含花,志趣相投
      時間:2017/12/05 作者:西泠拍賣 來源:西泠拍賣
      1925年,一聲清脆的汽笛聲長長的劃過海洋,游輪從巴黎漸漸駛向最初的起點。他西裝革履,中長的黑發在海風中飛揚,圓框眼鏡流露出一絲靦腆,眼神剛毅而堅定。站在游輪的護欄邊,他在心中默默梳理著在浪漫之都學習到的藝術武裝,用以熱血潤色河山,以熱情謳歌民族,響應“以美育代宗教”的口號,像士兵一樣,誓“為藝術戰”!

      明年就是國立藝術院成立90周年的日子,想必你一定不會忘記當年西湖邊那個意氣風發、運籌帷幄的青年校長。在長達91歲的生命旅途中,他見證和付出過太多太多,他不僅是一位勤奮執著、勇于創新的藝術家,也是一位主張“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藝術教育家。

      他就是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的原初機構)首任校長——林風眠。





      青年林風眠



      國立藝專舊影

      1925年,學成回國的林風眠在蔡元培的推薦下,就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校長;1928年,蔡元培邀請林風眠出任國立西湖藝術院校長,委以重任,寄以厚望。如果說歐洲學院藝術以巴黎美專為中心,那么要發揚東方藝術,也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學院,在蔡元培心中能夠擔當起這個責任的,便是國立藝術院和林風眠了。

      從此,林風眠開始在西湖羅苑書寫自己藝術道路上的新篇章。在藝術上,林風眠緊握住中西合璧的船帆,在西方印象主義中汲取營養,嫁接于傳統水墨之上,相互扶持下形成符合東方人審美的“風眠體”。在教育上,林風眠多次舉行西化藝術運動,成立藝術運動社、創辦《亞波羅》、《雅典娜》等新藝術雜志,讓中國在世界藝術運動中發出了引人注目的聲音。


      中年林風眠

      他雖然歷任藝術教育界要職,卻不喜歡社交場上的應酬,尤不喜交結權貴,或用非藝術手段達到藝術的目的。在這一點上,他很像曾十分看重他的蔡元培,雖然蔡元培歷任要職,卻守著一個學術知識分子的獨立性。故而,對于那些幫助過他們,或者志趣相投的朋友,唯有一幅“走心”的畫作可以表達藝術家的內心。


      - 久病遇良醫,謹以繁花表心意 -


      五十年代,林風眠獨自一人定居上海,為了扛起家庭的開支,生活過的極其簡樸。幾乎每天在家對面的米店里買五分錢的面充饑,晚上則是一小碗稀飯果腹,一碗菜常常要吃好幾天。這樣食不充口的日子讓林風眠患上了腸道上的疾病,林風眠習慣夜里作畫,在古典音樂的旋律下挑燈執筆,時常同一題材連續畫數張,不滿意的作品就立刻處理掉,有時一晚上的勞作一副作品都沒有留。夜晚的林風眠在藝術中“鼓腹含和”,但這使他的病情日趨嚴重,落下了慢性病的病根。


      有一次,林風眠前赴蘇州太平山寫生,結識了時任蘇州第一人民醫院外科主任、副院長的陳明齋,隨著尋醫問藥和日常往來,林氏又有了一名從醫的好朋友。陳明齋學識淵博,醫術高超,但診察病人從不草率,經過他治療的病例成千上萬,都會被他認真負責的精神折服。陳明齋對待醫學的專注正如同林風眠對藝術上的執著,他們都為這片土地不曾放棄和偷懶,因為愛的深沉。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百花爭艷
      紙本 彩墨
      說明:陳明齋舊藏。
      70×70cm
      藏家簡介:陳明齋(1911-1997)中國著名醫學博士、外科專家。1950年美國留學歸國,率先在國內提出麥克凡氏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在腸道科領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主編、翻譯的《外科學》、《腸梗阻》、《外科學簡史》等6部醫學專著,在國內有巨大影響。



      - 同為藝中人,以畫相交真君子 -

      一九二五年,林風眠乘坐的游輪停靠在新加坡海岸時,另一位將影響中國畫壇的領袖也正巧登上了這條游輪,那就是徐悲鴻。作為徐悲鴻的得意弟子黃養輝,早年曾擔任徐悲鴻的秘書長達20年之久。

      據黃養輝之子黃賢安回憶,解放后林風眠曾邀請黃養輝來國立藝專暫住一段時間,兩人私交甚好,其經常相互交流、互贈作品。此次2017西泠秋拍的這幅《欣欣向榮》即為林風眠創作并題上款、贈與黃養輝的情誼之作。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欣欣向榮
      紙本 彩墨    
      說明: 黃養輝上款,委托人直接得自其家屬。
      58×52cm
      上款人簡介: 黃養輝(1911.11—2001.6)別名黃旭晨,筆名黃易,著名書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金石篆刻家。1911年生于江蘇無錫。早年受過造型藝術的嚴格訓練,擔任藝術大師徐悲鴻教授的秘書前后長達20年之久,成為徐悲鴻的得意弟子。悲鴻大師曾評價其“于藝卓然有所樹立,開中國繪畫新境界,知名當世”。黃養輝教授曾任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國畫院高級畫師協會顧問、《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鑒》編委會特聘顧問、曼谷中國畫院名譽院長等職。


      - 滬上聽評彈,志趣相投交流多 -

      移居上海后,因為老鄉加好友關良的影像,林風眠開始對中國傳統戲曲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京劇、越劇、評彈,無一不歡。說到蘇州評彈,不可不提的便是評彈界的才子——黃異庵,他還是著名評彈藝術家、纂刻家、書法家。

      六十年代初,黃異庵時常與門徒楊振雄一同去上海各書院演出,林風眠就是此時與黃相識的。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兩人交往密切,不僅交流評彈藝術的精粹,還在繪畫、纂刻上有所往來。黃異庵為林風眠纂刻過多方私印,林風眠也繪制作品贈予黃異庵以表友誼。本拍品即為林風眠在此期間精心繪制并贈予黃異庵的佳作。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花卉
      紙本 彩墨    
      說明:黃異庵上款。
      55×42.5cm
      上款人簡介: 黃異庵,著名評彈藝術家、篆刻家、書法家。幼年師從滬上三大書法家劉介玉,后與鄧散木學習篆刻。因喜好潛心專研評彈藝術,他以自己獨特風格的作品《西廂》、《李闖王》得到了評彈界的高度認可,被譽為“狀元先生”。解放后,他代表華東地區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工作者代表會議,會議上周恩來、田漢對他贊賞有加,稱他為“評彈才子”。


      靜物是林風眠4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最愛畫的題材:大多畫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盤、水果等。在這一些靜物作品中,他探索構圖、色彩、線描與色光的結合;探求水墨與水粉、東方神韻與西方形式的統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對美和生命活力的無窮追求。

      觀賞這些靜物,猶如面對一處寧靜而燦爛的“桃源”,一片充滿情和愛的光焰,一個變化著感覺、心境和情緒的內在世界。在中國藝術家中,還沒有人能把靜物畫得如此豐富、精致,如此具有心理性。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瓶花圖 
      設色紙本  鏡片 

      65×65cm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靜物
      紙本?彩墨
      五十年代中期作
      出版:《林風眠的藝術》P113,香港藝術中心,1992年。
      展覽:“林風眠作品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1992年。
      69×66.5cm


      - 晚年居他鄉,放不下的唯有藝術 -

      一九七七年林風眠獲批準探親,由上海定居香港,住在香港九龍彌敦道中僑國產百貨公司樓上臨時堆貨的貨倉內,那里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畫室。當時中僑百貨公司的董事長孫城曾與林風眠是廣東梅縣的同鄉,林風眠的堂弟林汝祥是當時中僑百貨公司的經理,便住在林風眠家隔壁,負責照看林風眠的日常起居。此時的林風眠在香港過著深居簡出的活著,除了藝術,已經無太多追求。

      林氏筆下的人物有古典仕女的風韻,又有馬蒂斯式的輕松優雅;無珠光寶氣的華貴,亦無堆粉積脂的香艷;一方面流溢著異性的溫馨,又一方面透露出對人欲物欲的厭倦。并無“落花無言,人淡如菊”的感懷,卻可以感覺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老傳統的影響。不妨說,這是林風眠創造的融古今中外為一體的女性美。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理鬢圖
      紙本 彩墨
      說明:藏家一九八二年購于香港中橋國產百貨有限公司。
      68×68cm


      1977年香港中僑百貨公司舉辦林風眠畫展


      林風眠在香港九龍彌敦道寓所作畫



      ▲ 2017西泠秋拍
      林風眠(1900-1991)  家禽珍羽冊
      設色紙本 冊頁(共十頁)
      說明:程十髪題端并題簽,王季遷題端。金光瑜、汪大文夫婦舊藏。
      題端:41.5×37.5cm×2 畫心:約41×37cm×6  39.5×35cm  33.5×32.5cm 
      鑒藏者簡介:1. 汪大文(1942- ),生于上海,早年曾師從錢瘦鐵、唐云,后畢業于上海中國畫院,從樊少云學習山水,后又得程十髪先生傳授,研習花鳥、人物畫。1964至1981年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1981年移居美國。
      2. 金光瑜(1941-  ),別名金光渝,上海人。擅長中國畫。畢業于浙江美院中國畫系。現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協會員。



      - “國”“美”往事 -

      1923年林風眠(中)林文錚(右)與李金發在柏林

      1927年秋,林文錚、吳大羽、劉既漂學成回國,他們從巴黎乘火車,途經蘇聯回到北京。先期回國的林風眠則剛辭去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校長職務,便與林文錚等人一起南下來到上海。

      蔡元培當時正在南京主持“中華民國大學院”(即教育部)的工作,便馬上向林風眠 、林文錚等人發出了邀請書。到了南京,蔡元培就聘任林風眠為全國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文錚為委員兼秘書。

      1927年12月,林風眠建議在長江之南,設立一所藝術最高學府。蔡元培立即表示同意,馬上派林風眠、林文錚等去江南考察國立藝術院院址,最后選定了杭州西湖孤山旁的“哈同花園”。國立藝術院成立后,蔡元培聘林風眠為院長,聘林文錚為教務長兼西洋美術史教授。

      1936年林風眠帶領杭州國立藝專教師們到超山郊游并憑吊吳昌碩墓(前排左起為林風眠、妻子艾麗絲、女兒蒂娜)

      如今,在杭州西湖浙江西湖美術館前面,還矗立著一座蔡元培和林風眠的銅像,用于紀念兩位教育家對中國藝術教育的貢獻。

      1928年-1937年,林風眠先后任“國立藝術院”“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院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一本岛在免费线观看2020| caoporm碰最新免费公开视频| 成年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毛片|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妞干网在线免费观看| 羞羞漫画登录页面免费|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特级淫片国产免费高清视频| 黄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青青青国产手机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免费日本黄色网址|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性色) | aa级女人大片喷水视频免费|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成年女人色毛片免费看|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