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hjguq"><legend id="hjguq"><th id="hjguq"></th></legend></li>

      <span id="hjguq"><optgroup id="hjguq"></optgroup></span>
      2021西泠春拍 | 乾隆御璽“翌太和”:石渠寶笈鈐印天字一號上品
      時間:2021/07/13 作者:西泠拍賣 來源:西泠拍賣


      本屆西泠春拍之 清·乾隆御用壽山石盤螭鈕章 ——“翌太和”,印面立意宏大,印體形質(zhì)巧小,這樣的對位,展現(xiàn)出獨特的——帝質(zhì)文相。

      其飽和的語義,多重的闡釋,豐富的使用情境,代表著御璽鑒藏承載的文化含量。


      此“翌太和”璽:

      鑒定評賞級別高。御書房 · 列朝書畫 · 上等 · 天字一號——晉顧愷之《女史箴并書一卷》領(lǐng)銜,“翌太和”所鈐印的石渠寶笈、秘殿珠林著錄的大量作品,皆為曠世名作

      閑雅調(diào)和風采佳。乾隆帝閑暇臨池以調(diào)自我心性,祈洪澤八方。孜孜練筆擬前人經(jīng)典,遣詞造句作自家文章,在儒釋道經(jīng)典中自由穿梭,與群臣勅奉創(chuàng)作的大型主題作品中題詠唱和,在這些作品中都出現(xiàn)“翌太和”的身影。

      皇家傳承意味濃。《清代帝后璽印譜》乾隆、嘉慶、道光三卷皆載此印,可謂一璽傳三朝。“翌太和”亦是乾隆聿懷先皇、訓導皇子、創(chuàng)業(yè)守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


      ▲2021西泠春拍

      清 · 乾隆御用壽山石盤螭鈕章

      印文:翌太和

      出版:1.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 · 貳》第五冊《乾隆》卷一。

      2.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 · 叁》第八冊《嘉慶》卷一。

      3.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璽印譜 · 肆》第十冊《道光》卷。

      4. 《明清畫家印鑒》P586,王季遷、孔達合編,香港大學出版,1966年。

      鈐印(部分): 

      1. 晉 · 顧愷之《女史箴圖》(《寶笈初編》卷八),大英博物館藏。

      2. 宋 · 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寶笈初編》卷五),私人收藏。

      3. 清 · 乾隆御筆《仿宋人梅花詩意圖》(《寶笈三編》延春閣藏一),故宮博物院藏。

      4. 清 · 唐岱、沈源《圓明園四十景》(《寶笈續(xù)編》第七十八),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

      5. 元 · 《四大家名跡》(《寶笈初編》卷四十),臺北故宮藏。

      6. 清 · 張宗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寶笈續(xù)編》第十四),臺北故宮藏。

      7. 清 · 丁觀鵬《仿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圖》(《秘殿珠林續(xù)編》第八),臺北故宮藏。

      8. 清 · 陳枚《耕織圖》(《寶笈初編》卷四),臺北故宮藏。

      9. 清 · 金廷標《御制用庾信詠畫屏風體詩意一冊》(《寶笈續(xù)編》第二十三),臺北故宮藏。

      10. 《集古名繪(二十開)》(《寶笈三編》圓明園春暉閣藏),臺北故宮藏。

      11. 清 · 張若靄《蓮塘浴鴨》,天津博物館藏。《欽定石渠寶笈》

      石渠寶笈著錄(部分):

      1. 《寶笈初編》卷一,《御筆涉筆成趣四冊》。

      2. 《寶笈初編》卷二,《御筆風侯寫生書畫合璧一冊》。

      3. 《寶笈續(xù)編》第一,《御筆臨王氏三帖一卷》。

      4. 《寶笈續(xù)編》第十五,永瑢、永璇、永瑆、永琰書《御制盛京詩四卷》。

      5. 《寶笈續(xù)編》第十五,《職貢圖四卷》。

      6. 《寶笈續(xù)編》第四十五,《御筆庚午巡幸五臺七律詩一冊》。

      7. 《寶笈續(xù)編》第四十五,《御筆己巳出塞行圍七言律詩一冊》。

      8. 《寶笈續(xù)編》第七十六,《御筆創(chuàng)業(yè)守成難易說一冊》。

      9. 《寶笈續(xù)編》第七十六,《御筆為君難跋一冊》。

      10. 《寶笈續(xù)編》第八十三,《御臨王寵仿晉唐法書二冊》。

      11. 《寶笈三編》干清宮藏四,《御臨李公麟畫女史箴圖一卷》。

      12. 《寶笈三編》延春閣藏二,《御臨趙孟俯書麻姑仙壇記一冊》。

      13. 《寶笈三編》延春閣藏九,《臨董其昌帖十冊》。

      14. 《寶笈三編》靜寄山莊藏一,李世倬《靜寄山莊十六景二冊》。

      徑2.3×4.4cm

      出版書影

      ----------------------------------------


      與上品神跡共在

      “翌太和”對應鈐印的前朝作品級別頗高。貯御書房 · 列朝書畫合卷 · 上等 · 天字一號——晉 · 顧愷之《女史箴并書一卷》赫然在列。此外,石渠寶笈著錄御題鑒賞文字并鈐印“翌太和”的上等天字、地字、黃字、洪字號上等的宋元明名作,可查即有:宋 · 徽宗《寫生珍禽圖》、宋 ·《溪山晚釣》等《集古名繪二十開》、宋 · 李公麟《石鼎聨句圖一卷》、元 · 王蒙《春云出谷》、明 · 沈周《仿倪瓚畫一卷》。

      在晉 · 顧愷之《女史箴并書》尾紙第一段,乾隆皇帝出人預料地御筆親繪寫意墨蘭。墨蘭右下即鈐朱文“翌太和”雙獸圓印,左上題:長夏幾余偶閱顧愷之《女史圖》,因?qū)懹奶m一枝,取其窈窕相同之意云爾。來青軒御識。鈐朱文“乾隆宸翰”方印。與千古法寶不期而會,正復不可思議,乾隆帝不僅“率記數(shù)言”,還罕見地畫上蘭花,窈窕相同。


      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御筆繪幽蘭一枝,御題下有“乾隆宸翰”,蘭下有“翌太和”,二璽。

       · 石渠寶笈著錄 ·


      宋 · 徽宗《花鳥寫生圖》第二段

      乾隆御題“熏風鳥語”四字。下鈐“翌太和”一璽。

       · 石渠寶笈著錄 ·


      康熙《御選唐詩》載錄了唐代詩人楊巨源的《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其中有“睿德符玄化,芳情翊太和”一句。芳情即在“幾暇臨池”間。在鑒賞大量前朝作品的同時,乾隆孜孜不倦地臨習,此為乾隆宸翰中特殊的一組:

      乾隆《御臨李公麟畫女史箴圖一卷》、《仿宋人梅花詩意圖》、《御筆臨王氏三帖一卷》、《御臨王寵仿晉唐法書二冊》、《御臨趙孟頫書麻姑仙壇記一冊》、《臨董其昌帖十冊》,皆鈐此“翌太和”印。


      乾隆《仿宋人梅花詩意圖》

      錄陳簡齋詩:醉中忘卻頭邊雪,斜插一枝歸竹籬。陳簡齋。鈐“翌太和”。

      自作詩:春光消息竹籬尋,新格斜抽軟玉簪,侵鬢莫嫌多雪色,雪于梅是舊知音。

       · 石渠寶笈著錄 ·


      ▲ 乾隆《御臨李公麟畫女史箴圖一卷》乾清宮藏。

      御題:茫茫造化,二儀始分。散氣流形,既陶既甄。在帝庖犧,肇經(jīng)天人。爰始夫婦,以及君臣。家道以正,而王猷有倫。 

       · 石渠寶笈著錄 ·


      無論是列朝著名畫家的杰出作品,本朝著名畫家的奉命所繪的巨制,御筆臨池,乾隆宸翰,“翌太和”所鈐對應的書畫作品,分別貯藏于乾清宮、重華宮、寧壽宮、養(yǎng)心殿、御書房、靜怡軒、延春閣、思永齋、瀛臺、獅子林、靜寄山莊等處。

      如今能掌握這些信息,源自《石渠寶笈》系統(tǒng)的著錄。寶笈其有嚴格的體例,加蓋印章也有嚴格的格式。作為內(nèi)府書畫的總帳,按鑒定等級、貯藏地點次序,以“千字文”字頭編纂,《秘殿珠林》亦按此體例。被鑒定為“上等”之作并鈐“翌太和”的可見即有七件。寶笈書中詳細記載了款識、題跋、皇帝過目的題跋詩。

      正是由于“翌太和”石渠寶笈著錄累累,我們可以借助可觀的三十多處著錄信息,將乾隆對“翌太和”印使用的情境與思路,做出一個初步的探索和判斷。



      翌、太和——釋義

      在討論“翌太和”的使用情境前,有必要對印面進行基本的釋義。因為,除了藝術(shù)修養(yǎng),清朝統(tǒng)治者重視學習和吸取漢文化,均具有較高的漢文化素質(zhì),其從傳統(tǒng)的漢文化中千方百計為其入承大統(tǒng)尋找歷史根據(jù),汲取漢文化智慧,尋求統(tǒng)治經(jīng)驗和治國方略。

      在折枝花鳥、江南山水、田園風光以外,“翌太和”有強大的文本內(nèi)涵。清帝對漢文經(jīng)典的熟悉程度有時超越想象,基本的釋義能為我們理解乾隆帝對“翌太和”使用、對文字構(gòu)成的理解定有所幫助。

      此外也可從同一作品上,乾隆與“翌太和”搭配使用的印章,求得互文釋義。


      [ 翌 ]

      祀神、耀日、明日

      《康熙字典》“翌”即“翊”字,“翊”又與“翼”同。

      據(jù)《說文》,漢《郊祀歌》:神之來,泛翊翊,甘露降,慶云集。

      翌,翊,皆為昱之假借字,經(jīng)史多假為“昱”字,有日光照耀的意思。尚書五言“翌日”皆訓明日。明也,尚書五言“翌室”訓明室。翼,訓敬,訓明。


      “翌太和”之“翌”

      與 祀神 相關(guān),可與御題皇家園囿詩文題詠、節(jié)氣耕種的圖繪互為關(guān)照。

      與 耀日 相關(guān),可與御題自勉、恩澤八方的職貢圖、星宿圖,以及乾隆另一方搭配使用的御璽“朝日煇”互為關(guān)照。、

      與 明日 相關(guān),可與御題皇朝更替、皇子訓導的文本互為關(guān)照。


      [ 太和 ]

      天地沖和之氣;身心平和之態(tài);國家太平之政。

      《易 · 乾》:保合大和,乃利貞。

      乾者為君之道也。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翌太和”之“太和”

      與《易·乾》相關(guān),可與乾隆御璽“保合太和”“乾”互為關(guān)照,某種程度代表其非正式的名章使用。


      如果說,乾隆御璽“保合太和”強調(diào)的是從個人自身到國家,各部分機能倘若各盡職責,整體即可保持和合,那么“翌太和”側(cè)重的是時間性、責任感。

      這種時間性和責任感的構(gòu)建路徑,就是勤政、調(diào)性、師造化。在御制調(diào)理心性的創(chuàng)作中,“翌太和”與另幾方道家意味頗濃的“天根月窟””方壺勝境““觀天地生物氣象”配合使用,也可得以解釋。


       

      皇帝茹古含今的自主創(chuàng)作

      依據(jù)石渠寶笈著錄,乾隆御筆《涉筆成趣四冊》、《風侯寫生書畫合璧一冊》、《庚午巡幸五臺七律詩一冊》、《己巳出塞行圍七言律詩一冊》、《創(chuàng)業(yè)守成難易說一冊》、《為君難跋一冊》皆鈐此印。用法在沐浴玄德,稟卬太和的大范圍內(nèi),又各有不同。

      其中《創(chuàng)業(yè)守成難易說一冊》、《為君難跋一冊》“翌太和”用印與永瑢、永璇、永瑆、永琰《書御制盛京詩四卷》與皇朝統(tǒng)治權(quán)的承續(xù)相關(guān)。

      唐岱、沈源繪《圓明園四十景》、張宗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李世倬《靜寄山莊十六景二冊》、金廷標《御制用庾信詠畫屏風體詩意一冊》,除了乾隆帝與梁詩正、勵宗萬諸臣吟詠佳景,調(diào)和心境之外,“翌太和”御璽的鈐蓋,有祀神祈雨、致敬皇祖皇考的用意。

      御筆釋文丁觀鵬《仿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圖》(《秘殿珠林續(xù)編》著錄)、丁觀鵬、程梁、賈全等繪《職貢圖四卷》、陳枚《耕織圖》,在星宿、時節(jié)主題中,“翌太和”的啟用,暗喻著典章制度、君臣關(guān)系、以及國際關(guān)系。

      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人的精神元氣要太和,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的“古稀天子”,在折枝花鳥的圖畫和詩文中,找到一片月光。這其中也有“翌”之太陽,與“月”之更替,那種陰陽調(diào)和關(guān)系。


      重華宮藏 乾隆《御筆涉筆成趣四冊》,行書舊人詩句。

      第二冊《折枝花卉》 第四幅,有“浴德”一璽。左方詩云:一根曾寄小峰巒,薝卜香清水影寒。玉質(zhì)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下有“翌太和”“天根月窟”二璽。

      第三冊《飲中八仙圖》第二幅 李琎 有“茹古含今”一璽。左方書: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三語下有“翌太和”“含英咀華”二璽。

       · 石渠寶笈著錄 ·


      乾隆《御筆風候?qū)懮鷷嫼翔狄粌浴?/strong>,有梁詩正、厲宗萬和詩。

      二十四候花信每候各系一詩,凡十二幅。

      第十幅右頁署《清明一候桐花》御題:清明一候桐始華,亭亭嫩綠臨窗紗。為惜分陰坐春晝,高岡鳳翙予情遐。下有“落花滿地皆文章”“翼太和”二璽。

      梁詩正以同韻敬錄云:清宵微月照桐華,一片涼瓊映碧紗。卻憶曾峰孤館客,寄將春恨阻幽遐。

       · 石渠寶笈著錄 ·



      創(chuàng)業(yè)守成難與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王更是自我鞭策,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有意思的是,乾隆在自我述職的文字中,在對皇子訓導的文字中,習慣性地運用“翌太和”印。

      其中乾隆《創(chuàng)業(yè)守成難易說一冊》、《為君難跋一冊》中,“翌太和”用印指向,與永瑢、永璇、永瑆、永琰《書御制盛京詩四卷》,都和皇朝統(tǒng)治權(quán)的承續(xù)相關(guān)。《御制盛京詩》是乾隆創(chuàng)作的數(shù)千字大賦,遵祖制,巡盛京,恭謁祖陵,追懷功臣,彰顯軍威,延及耕桑,辭賦名篇無所不襲用。


      ▲ 乾隆御筆《為君難跋一冊》

       · 石渠寶笈著錄 ·


      阿桂記載了乾隆四十九年八旬萬壽盛典的一個特殊環(huán)節(jié),便是對皇子的訓導:


      皇上聿懷前烈,于是秋四詣陪都恭謁。祖陵禮成。御崇政殿受賀大典以次舉行而皆一再吟詠,以示毋忘土風。回鑾日,特命皇子分繕癸亥、甲戌、戊戌、及癸卯,四次幸《盛京詩》。詩曰,匪棘其欲遹,追來考所由。善繼善述以守成而兼創(chuàng)業(yè)之隆歟。


      永瑢、永璇、永瑆、永琰《御制盛京詩四卷》出現(xiàn)“翌太和”御璽的緣由,便可以理解。

      在這個意義上,御制詩中乾隆自己的文字,作為對“翌太和”的綜合釋意,便顯得頗為明朗。

      乙巳元旦,值新舊交替的特殊日子(翌之意),乾隆帝曾試筆寫下:


      昒昕曙色晃辰光,玉帛太和朝萬方。累洽重熙百年久,思難圖易一心長。滿旬冀授吾嫡子,其繼應稱太上皇。能否如斯豈敢必,颙乎企矣龥穹蒼。


      繼而又作一首:


      奮軋偏欣已盛連,對時惟益勵乾乾。一堂幸值五代慶,兩世繼開千叟筵。獨覺蒙庥逾今古,敢忘保泰凜冰淵。自惟猶日孜孜者,此志持之待十年


      按乾隆的算法,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自己則將在執(zhí)政六十年退位,如今已是古稀,去歸正之年還有十年。翌是明日,在祈禱天佑的同時,年老的帝王在考慮換屆交班、也就是“重值新”的問題。乾隆帝把時間算的很清楚,對自己要求也很明確。

      同時,在一批鈐蓋“翌太和”的、關(guān)于皇家園囿圖景的重要創(chuàng)作中,在悠游方壺勝境的同時,乾隆多次強調(diào)皇祖、皇考(雍正、康熙)的功勛。創(chuàng)建園囿,不忘皇祖淳樸,親賢納諫,勤政愛民。觀曠覽之地,然得其宜適以養(yǎng)性陶情,以期萬方之寧謐。


      ▲ 張宗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

      · 石渠寶笈著錄 ·


      于是我們發(fā)現(xiàn),在御覽張宗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后,乾隆御筆各行書,每景相間。芝徑云堤一景,鈐“翌太和”,此景是按照杭州西湖的蘇堤所造。首段則御有題“我 皇祖建山莊與塞外。賜以三十六景之名”。


      ▲ 唐岱、沈源《圓明園四十景》

      · 石渠寶笈著錄 ·


      又,于唐岱、沈源《圓明園四十景》中,方壺勝境此景的建造靈感同樣來自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在畫面遠山處,鈐蓋“翌太和”,輔以“方壺勝境“。同時,御題篇首標明:皇考之先憂后樂。周宇宙物而圓明也。圓明之義,蓋君子之時中也。



      恩澤八方,海內(nèi)同臻大和

      其實,在皇家園林中,真有一處“翌太和殿”,其位于著名的靜明園。位處北京西山東麓、頤和園西側(cè),玉泉山腳下。翌太和殿南進間兩邊安鐵梨木案二張,左案設《分類字錦》一部八函;右案設《御制詩三集》一部八函。

      靜明園是乾隆帝祈雨的重要場所。農(nóng)業(yè)發(fā)展是社稷之本。嘉慶亦有祈雨詩:關(guān)心最喜耕犁賴,寓目非緣圖畫供。敬授人時初蒞政,念征曰素愿皆從。

      前文所述,據(jù)《說文》,漢代郊祀歌中,“翌”有神之飛來降甘露之意。種種信息表明,清代統(tǒng)治者對《說文》的熟悉,也揭開了“翌太和”印使用情境的更多謎團。


       ▲ 被列為國朝書冊上等的——清 · 陳枚《耕織圖》第十七幅云:

      場圃平堅灰甃成,如坻露積最關(guān)情。殷懃婦子爭持穗,好聽千家拍拍聲。下署“持穗”二字。后有“翌太和”“天根月窟”二璽。

      · 石渠寶笈著錄 ·


      太和既融,不僅本朝子民為太和之民,海內(nèi)亦同臻大和。在乾隆朝著名畫師丁觀鵬、程梁、賈全繪制的《職貢圖四卷》中,我們同樣發(fā)現(xiàn)了“翌太和”印,以及“萬國農(nóng)桑寤寐中”之印。

      依照石渠寶笈著錄信息,《職貢圖四卷》由永璇監(jiān)理、董誥任總裁。后臣工恭跋,一派名臣悉數(shù)到場,包括:劉統(tǒng)勛、梁詩正、劉綸、金德瑛、董邦達、裘曰休、于敏中、介福、觀保、王際華、錢汝誠、錢維城、竇光鼐、蔣檙

      此畫卷,描繪海外諸國及國內(nèi)各民族風土人情,網(wǎng)羅朝鮮、安南、暹羅、蘇祿、南掌、緬甸、大西洋、小西洋、日本、俄羅斯、呂宋、嘛六甲、亞利晚,并不斷增補少數(shù)民族畫像服飾生活資料。這種彰顯與周邊地區(qū)及國家、與地方各少數(shù)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隸屬關(guān)系,宣揚了乾隆帝的文治武功。

      由此,劉統(tǒng)勛領(lǐng)銜恭和,作詩云:梯航環(huán)望帝京春,翌戴遙歡圣澤均… 江河別派歸溟渤,星宿周天共北辰。職貢圖成奎藻詠,萬斯年永典章循。

      眾臣用星河天象來做為國際政治關(guān)系的映射,為君臣關(guān)系立典章。統(tǒng)一區(qū)宇內(nèi),域外梯航皆奉圣人為耀日明星。鈐“翌太和”意義當也在此。

      此外,御筆釋文丁觀鵬《仿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圖》、陳枚《耕織圖》在星宿、時節(jié)主題中,“翌太和”的啟用,同理。


      結(jié)  語


      清帝璽印甚多,乾隆帝尤特殊。其璽印可分三類:鑒藏用璽、名款用璽和閑章。從鑒定五璽到八璽全,爾后乾隆進入自我世界,配合大量的題識記,鈐蓋大量的閑章。

      依照石渠寶笈等重要文獻的細致著錄,乾隆御璽之閑章,所取詞句、成語、典故,可謂儒釋道三家經(jīng)典,經(jīng)史語匯,皆入印。

      在各種情境中被反復使用的“翌太和”,作為此類閑章中特殊的一枚,對于清帝本尊來說,兼具鑒藏評定、創(chuàng)作抒懷、調(diào)理心性、啟迪宗室多種功能:

      一、佐上品御題:附加在對傳世頂級書畫、古籍善本做御題鑒藏題跋之后。

      二、署御筆自作:在御筆詩詞的創(chuàng)作、御筆臨摹古跡后,作為文人畫創(chuàng)作程式的一部分,參與構(gòu)圖。

      三、和當朝臣子:對重臣奉寶或奉命所作特殊題材書畫創(chuàng)作,予以肯定或賞許之意。

      四、訓皇室子孫:其印文取意,多來自經(jīng)典,在皇室間續(xù)用,以示文脈。

      綜上,從“翌太和”的使用情境來看,當其使用在列朝杰作上時,有鑒藏用璽的功能;當其出現(xiàn)在與群臣唱和或皇子訓導時,有名款用璽之意味;當其分布在皇帝個人文藝創(chuàng)作的作品里,則起到文人閑章的作用。

      皇家用印一方面是制度與規(guī)范的出現(xiàn),另一方面走向形式多樣化,這與乾嘉金石學的壯大也有著關(guān)聯(lián)。

      這是一方典型而特殊的璽印。“翌太和”上有螭龍,乃皇權(quán)象征。其印面構(gòu)成格局恢宏,實際效果文質(zhì)彬彬,實可寶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年轻人网站色免费看|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草久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黄色a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看老司机|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一级女性全黄生活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国产免费阿v精品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免费秋霞影院|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在线a人片天堂免费观看高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