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hjguq"><legend id="hjguq"><th id="hjguq"></th></legend></li>

      <span id="hjguq"><optgroup id="hjguq"></optgroup></span>
      2023西泠秋拍|再續黃賓虹專題:以董巨畫西湖,以鄭旼畫家鄉
      時間:2023/12/04 作者:西泠拍賣 來源:西泠拍賣


      為實現“藝術救國”的終極關懷,黃賓虹在整個藝術生涯中不斷進行著藝術實驗,八十歲后他以“準備著和任何來者握手”的寬博胸懷提出“新國畫”概念,為“振興文化、建治隆平”不遺余力。本次西泠秋拍,我們可以看到黃賓虹以“董巨”的筆意寫西湖,以鄭旼的“簡淡”畫家鄉,以游粵的經歷繪黃山,以柔韌的彩墨圖花枝,以清新的色彩圖金陵。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八十四歲作 青山野寺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47年作

      86.5×37.5cm

       

      出 版

      《神州國光集—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二〇一四年展》P27,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說 明

      黃賓虹作畫此年北平仍物價飛漲,其致友人書曰:“惟生活高漲有至萬倍者,租住房屋為尤甚。文具亦為囤積人者所秘,舊紙已不易求。”但黃賓虹依然謝絕應酬,不輕易為人作畫,所畫須經至交介紹,否則不動一筆。致友人書曰:“鄙人祗擇人而與,非經至交介紹不動一筆,各紙鋪索者皆謝絕之,意流傳精作,不與人爭名利耳。”


       

      黃賓虹晚年作畫取法北宋,其作是幅前一年曾致友人書曰:“近來拙作取法北宋為多,因其用筆力之沉著,墨采之渾厚”。又曰:“學唐畫者千遍而成,此王宰‘五日一水,十日一石’,皆由點染成,看是渲染,其實全是筆尖點就。此是畫家真訣,今已不傳。明以后畫多薄弱,失其法也。學宋畫亦一二百遍,元畫數十遍。”這也是“黑賓虹”之所由來。筆力沉著,故能點染數遍更顯墨采渾厚。

       

      作是幅本年,黃賓虹致友人書曰:“茲檢近作拙畫,擬由北宋漸入逸品,老而彌淡,不流空疏。”又曰:“鄙人北來,極意傅青主、張穉恭之倫,是能上追北宋者,摹擬十年,得悟古人墨法,積累多者,至千百遍而成,大癡、云林亦一畫經數寒暑,所以歷久有神,非至則淡而未厚,非故延擱也。”



      黃賓虹本年想要借由畫學北宋而入逸品,逸品的標準是“老而彌淡,不流空疏”,“空疏”則“淡而未厚”。又曰:“非經數十遍點染不能完工,亦非匆促所可動筆,否則浮華輕薄,即不耐久,為識者所不取。”反復點染,畫面必然愈加愈黑,然“厚”而“耐久”,才能稱得上逸品。


      整體來看,是幅用積墨法畫成,為黃賓虹晚年成熟風格“黑賓虹”之典型面目,且下筆時有精品、逸品意識,尤為難得。



      另,本幅款錄宗元鼎題畫詩一首,王士禎曾和詩一首云:“東原佳句紅楓樹,付與丹青顧愷之。把玩居然成兩絕,詩中有畫畫中詩。”詩中稱贊這首詩也包含著畫意,可以交給顧愷之來畫。

       

      “高蹈獨往蕭然自得”白文印

       

      1947年,黃賓虹對此詩的意境進行了再創作。畫幅右下鈐“高蹈獨往蕭然自得”白文印。黃賓虹曾作《古今畫學之升降》云:“晉顧愷之,世稱癡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舉凡人世勢位利祿、可敬可喜之事,均不足以動其心”。


      黃賓虹晚年心態即與其所論顧愷之相同,正如其自道“不與人爭名利耳”。也因此讓晚年的黃賓虹精品迭出,享譽后世。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山居圖

      設色紙本  立軸

      67×33.5cm

       

      說 明

      傅雷舊藏,委托人直接得自傅聰。


      黃賓虹比傅雷年長43歲,二人是情誼深厚的忘年交,也是20世紀美術史中一對令人稱頌的忘年知己。二人相識于1931年9月19日,23歲的傅雷于劉海粟結伴從法國留學歸來,蔡元培設宴為其接風洗塵,應邀列席者有黃賓虹、葉恭綽、張大千、朱屺瞻等。次年(1932),黃賓虹受命于上海美專任國畫理論教授,與在校任辦公室主任的傅雷成了同事。


      傅雷夫婦(右)與黃賓虹、宋若嬰1940年代在杭州棲霞嶺賓翁處 

       

      此后,傅雷便常去黃賓虹處欣賞其新作以及賓翁收藏的歷代名家名作,探討畫理,交流體會,并對黃賓虹創作上的成就尤為看重,時時盡力宣揚推許,無形間成為了黃賓虹繪畫生涯中一名重要的“推手”。


      1943年,傅雷夫婦(左)在“黃賓虹八秩誕辰書畫展覽會”上 

       

      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在上海舉辦的“黃賓虹八秩誕辰書畫展覽會”,是由傅雷與表姐顧飛(黃賓虹入室弟子)、裘柱常夫婦共同署名發起的,傅雷并親自撰寫近五千言《觀畫答客問》來闡述黃賓虹作品的特點、筆墨、藝術風格和文化精神。此次展覽展期共五天,反響劇烈,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不僅是黃賓虹的首次個展,也讓策展人傅雷進入了中國美術史。



      是圖為黃賓虹八十歲以后作,賓翁于八十九歲因白內障加劇而視力幾無,畫風大變,筆墨日趨黑密厚重,轉向“黑賓虹”時代。因此,如此青綠雅怡之作幾無,是黃賓虹視力減弱前最成熟代表作。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棲霞嶺曉望圖

      設色紙本  畫心

      1953年作

      61.5×32.5cm

       

      說 明

      陳叔通舊藏。委托人家屬得自陳叔通家屬。


      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陳叔通與國畫大家黃賓虹的友情也早已成為藝壇佳話。自從黃賓虹踏入上海灘結識了陳叔通之后,一直受到陳的關照和幫助,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伯樂和貴人。因此黃賓虹為陳叔通作畫甚多,本作《棲霞嶺曉望圖》即陳叔通舊藏,為賓翁年至九十之精品佳構。

       

      本拍品為陳叔通舊藏 

       

      195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與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聯合在杭州為老人舉行了九十大壽慶祝會。慶祝會上,華東行政委員會文化局授予老人“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之榮譽稱號,老人心情十分愉快。同年,老人雙目患白內障,愈發嚴重,幾至失明,6月,賓翁入院治療白內障,經治療雙目復明。

       

      老人重見光明后,無比高興,作畫特別多,畫風有了很大的變化,他的畫又達到了更高的境界。此作這段翳始復明時期,所以畫面又重現失明前的細致、明亮,但實際并非回歸,而是升華。從此作之簡練的構圖、傾斜的題款上可以看出畫家以一種更輕松的筆墨和更豐富的色調來表現西湖景色。


       

      畫面布局虛實相生,在墨筆皴擦中襯以清淡色彩,粗看若亂石堆砌,細察則明暗塊面分明,畫家把墨彩和章法結合起來,勾畫、烘染出明媚的湖光山色,既表現出山石之堅硬質感,又顯出草木之蔥蘢。整幅筆墨精煉,意境清幽,乃黃賓虹最晚年之山水畫風格由渾厚華滋轉向簡約凝練之代表作。


      “因愛西湖之美,遂決計定居杭州”。黃賓虹與西湖的情愫由來已久。棲居棲霞嶺上,走完生命的最后七年。由此作可見,賓翁晚年的變法和成就已拉開了此前古典山水畫范疇的距離。他在九旬之年所表現出來的激情,使古典山水畫具有現代性格及強烈個人特質。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花枝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07.5×44.5cm

       

      出 版

      《華僑日報》,華僑日報社,1961年5月9日。


      展 覽

      “黃賓虹遺作展”,中華書局、商務書局聯合舉辦,1961年5月。

       

      說 明

      1961年五月九日,香港《華僑日報》上刊載了“黃賓虹遺作展明在中總舉行”的消息。消息內文稱“展覽前,于一日到三日,曾在圣約翰副堂舉行,因展品多,限于場期,雖逐日更換過半展品,仍有許多未能展出。主辦者現已覓得上址續展。” 這是老人逝世后,香港舉行的第三次遺作展覽會,規模宏大。


      1961 年《華僑日報》有關“黃賓虹遺作展”開幕信息

      并以本件拍品作為展覽宣傳圖

       

      是幅《人間五日香》作為此次展覽消息的唯一配圖,一同刊印其上。此前一月,香港圣約翰禮堂已經舉行了一場高規格的“黃賓虹遺作展覽會”。有五十多位老人弟子、友人、收藏家發起并參加了這次展覽,其中有緣山堂、虛白齋、挹翠閣、綠綺園、張谷雛、葉靈鳳、鄧芬、黃般若、向北樓、朱省齋、李俠文等,共出老人作品二百五十多件,涵蓋了老人各個時期的山水、花卉、翎毛、人物創作。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黃山一線天

      設色紙本  鏡片

      1947年作

      畫心:59.5×37cm  詩堂:37×25cm

       

      出 版

      《南黃北齊一黃賓虹 · 齊白石書畫選》P68,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

       

      說 明

      陳荊鴻題詩堂。

       

      本作詩堂為有“嶺南才子”之稱的陳荊鴻題寫,陳荊鴻青年時就遠赴上海,與黃賓虹、吳昌碩、康有為等人便相識于上海。據《黃賓虹年譜長編》記載,早在1934年,陳荊鴻已與黃賓虹有過交往。1934年10月9日,黃賓虹在上海會賓樓為林思進餞行,同席有陳荊鴻、高吹萬、趙少昂、黃少強等。


      前排左起孫雪泥、趙少昂、陳荊鴻、黃少強、陸丹林、黃賓虹

       

      林思進《清寂堂日記》有載:“又順德陳賡仝(荊鴻)贈予《惜惜盦》一冊”,此次宴席并有合影留念。因此本作可視為賓翁作品中融匯家鄉黃山,與游粵情誼兩大要素的特殊之作。

       

      與吳昌碩的交往則見于陳荊鴻的文章《三月木棉紅似火》:“憶我旅居上海的時候,間歲南歸,吳翁昌碩,殷殷囑請著,返滬時,不必贈什么手信,最好還是摘取木棉花幾朵,用棉絮藏著,保存原貌,給我觀賞,那就很感謝了。”另外,陳荊鴻16歲即赴上海,加入康有為組織的強學分會,相識則更早了,二人亦師亦友,情誼頗深。


      黃山一線天實景

       

      跋者簡介

      陳荊鴻(1903 ~1993),名文潞,字荊鴻,號蘊廬,別號庚同,以字行,廣東順德人。早年受業于溫肅、溫幼菊。十六歲赴上海,遂與黃賓虹、吳昌碩等結為忘年交,與康有為亦師亦友,“嶺南才子”之稱。與趙少昂、黃少強并稱“嶺南三子”。歷任《越華報》《循環日報》社長兼總編輯,香港各大專院校教授、主任。1987年以書藝獲英女王頒授榮譽勛銜。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層巒幽居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945年作

      114×39.5cm

       

      出 版

      《黃鶴自超然——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P15,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粵西名山圖

      水墨紙本  立軸

      113×40cm

       

      1.《庚午新春書畫展》P11,集古齋,1990年。

      2.《集古融今一集古之友書畫藏品集》P71,集古齋,2018年。

      3.《美術家》第六期P91,美術家出版社,2020年。

      4.《退潮有痕——黃賓虹書畫集》P60-61,上海書畫出版社。

       

      展 覽

      5.“庚午新春書畫展”,香港集古齋,1990年1月。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蕭山疏林圖

      水墨紙本  立軸

      98.5×30.5cm

       

      出 版

      1.《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集》P95,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年。

      2.《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P110,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

      3.《吳昌碩 · 齊白石 · 黃賓虹書畫選》P187,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展 覽

      4.“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1年4月至5月。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山畔古寺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50×82cm

       

      出 版

      1.《百代風范——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作品集》P189,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2.《名家講稿——張大千畫訣要論》P3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展 覽

      3.“百代風范——中國現代繪畫藝術典藏大展”,浙江美術館,2012年10月。

       

      說 明

      黃賓虹早年因受家鄉文脈熏陶,四十歲前對鄉賢鄭旼等人的作品深有研究,受新安畫派影響很大,尤其受鄭旼“堅潔簡淡”的畫風影響,并以此筑基。黃賓虹曾對鄭旼做過很深的文獻搜集功夫,為其作傳,并以漢將軍印換取鄭旼山水冊,稱鄭旼“畫尤超特”。


      2022西泠春拍

      鄭旼 罕見細筆山水 子陵釣臺圖

       

      后與國粹派精英鄧實等人結交,移居滬濱,繼續大量接觸歷代繪畫,并整理《畫學散記》、在《國粹學報》連載《賓虹論畫》等對古代畫論畫理深入研究。


      五十歲左右,其師法傳統的路子因其眼界的加深更加廣大,除了繼續學習新安畫派的繪畫外,更向歷代優秀的大家學習。此時也正是“白賓虹”向“黑賓虹”轉型的重要階段。 


      是幅鈐趙穆所刻“樸丞翰墨”朱文印

      落款為黃賓虹書法典型風格的初期面貌


      是幅鈐“樸丞翰墨”朱文印,為黃賓虹1894年于杭州請篆刻名家趙穆所刻。黃賓虹于1910年見到唐太宗《溫泉銘》拓本,遂效法此帖,自此書風一變。是幅落款即與《溫泉銘》書風相近,是黃賓虹書法典型風格的初期面貌。


      1913年春天,黃賓虹曾作山水冊中有題:“白岳以三姑、五老諸峰為最奇,獨聳岡尤清絕可愛。濱虹。”與是幅款中“峰高題白岳”均以白岳山為題而作。白岳山所在休寧縣與黃賓虹老家歙縣相鄰。早在1898年,黃賓虹致友人信中即言:“及歸歙浦,道經白岳之麓,時適雪霽,遂躋其顛,一窮三姑五老諸峰之勝。”可見白岳山為黃賓虹早年了然于胸的創作題材。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金陵春曉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46.5×58cm   

       

      1.《黃賓虹書畫專集》P38,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

      2.《黃賓虹書畫集》P17,中國美術出版社,2011年。

      3.《中國歷代名家作品精選 · 黃賓虹》P20,安徽美術出版社,2014年。

      4.《水墨城韻——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畫典 · 金陵卷》P34,河南美術出版社,2014年。

       

      說 明

      江萬平上款。江萬平為名伶江子誠之子。黃賓虹將此畫作為新婚賀禮題贈江萬平。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行書 不薄今人愛古人

      紙本 鏡片

      1947年作

      102.5×23cm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  篆書 七言聯

      紙本  對聯

      1943年作

      151×26cm×2

       

      說明 

      本拍品包首處鈐有“中國美協口口分會”之印。







      2023西泠秋拍

      黃賓虹(1865~1955)芙蕖圖 · 篆書七言詩

      設色紙本 成扇

      50.5×19cm

       

      《翰墨名家·近現代書畫精品選》P58,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

       

      說 明

      扇骨為志廠竹刻馬晉葫蘆花卉圖,志廠為民國竹刻名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免费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 成人免费视频69| 亚洲1234区乱码|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中文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免费的野战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免费| 亚洲天堂男人天堂| 在线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免费直播|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一级大黄美女免费播放|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成人免费视频88|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日本|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免费|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100000免费啪啪18免进|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