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hjguq"><legend id="hjguq"><th id="hjguq"></th></legend></li>

      <span id="hjguq"><optgroup id="hjguq"></optgroup></span>
      2023西泠秋拍|晚明三家罕見同指魏忠賢:黃道周領銜本季綾本書法
      時間:2023/12/11 作者:西泠拍賣 來源:西泠拍賣


      在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弄權亂政之下,明代政治的腐敗與黑暗達到了頂峰。黃道周曾上疏幾十次,受魏忠賢怒目威懾而無所畏懼;倪元璐在典試江西鄉試時命題譏諷,直觸魏忠賢名諱;王鐸曾拒絕魏忠賢索要墨跡,并辭修《三朝要典》;張瑞圖曾為魏忠賢生祠書碑,這一事件也成為他官宦和書風轉折點。四位書家這段人生經歷,都融成了筆墨,塑成了他們各自獨特的書風。

       

       

      本卷為黃道周早年所書自作詩卷,作于崇禎初期,屬黃道周書風從“摹古”到“出新”轉變的過渡時期。


      詩創作于崇禎四年(1631)魏忠賢余黨誣陷原宰相錢龍錫入獄、黃道周直言進諫被革職的歷史背景下,作者以如何辨別草木為題,隱喻區分忠臣奸臣,勸諫圣上不要被魏忠賢余黨蠱惑,應當明辨是非,識人用人。

       

       

      黃道周(1585~1646)

      福建漳州人。天啟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

      南都亡,唐王任以武英殿大學士。謚忠烈。學貫古今,尤以文章風節高天下。

      詩文敏捷,書畫奇古,真、草、隸書皆有大成。為晚明書法大家。


      是卷不僅是黃道周入仕有關隱喻進諫的重要作品,也是其第二次入京再遭貶謫時所作的重要人生節點作品,更是其書法生涯“間出己意”探索時期的關鍵代表作品。


      卷中所書為黃道周自作七律詩七首,見載于其文集。據文集編年,本詩應創作于崇禎四年(1631)春,時黃道周47歲,在京城。是其為官仕途中極為重要的時間節點,即黃道周三次上疏為原宰相錢龍錫(被魏忠賢余黨誣陷下獄并議論斬首)辯冤,使錢龍錫免于一死,而自己被革職降三級候補,又受“浙闈”一事攻擊之際。



      考年譜,崇禎二年(1629),黃道周被詔復原職。


      崇禎三年(1630),四月,抵京。八月,出典浙江鄉試竣,晉任右中允。是時,督臣袁崇煥以謀反大逆罪被處死,魏忠賢余黨聚謀污蔑舊輔錢龍錫為逆首,并逮詔獄,廷臣無復言者,唯黃道周三次上疏為其伸冤,崇禎帝疑,讓其待命四十天。


      《黃漳浦集》中年譜1629-1631年部分

      記載了倪元璐讓官于黃道周一事

      正是本次秋拍另一件倪元璐書法作品創作期間

       

      崇禎四年(1631),春正月,黃道周被降三級調用。而禮科又故意多次挑剔“浙闈”事,遂上疏乞休。夏五月朔,錢龍錫被釋。冬十一月,乞休之疏被應允。崇禎五年(1632)春正月,回鄉。


      也因此舉,黃道周名聲大振,其書法作品也更為人寶愛。目前黃道周存世的墨跡基本是其崇禎二年(162945歲)至隆武二年(164662歲)之間的作品,并無“少作”。




      黃道周(15851646)行書

      崇禎初期有關隱喻勸諫皇帝

      明辨是非詩卷

      絹本  手卷

      畫心:214.5×27.5cm

      題跋:63×31cm

       

       

      1.《中國歷代書法碑林碑帖集》(中)P195,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2.《憨齋珍藏書法集》P39,嶺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

      3.《海云軒書畫藏珍——初編》P30-33,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4.《劉海粟藝術文選》P528,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劉海粟題跋)

      5.《滄海一粟——劉海粟的藝術人生》P125,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劉海粟題跋)


      詩文著錄

      6.《黃漳浦集》卷四十五,【明】黃道周撰,清末鉛印本。

      7.《黃漳浦文集》上P854-855,國際華文出版社,2006年。

      8.《黃道周集》六P2335-2336,中華書局,2017年。


      9.“憨齋珍藏書法展”,廣東美術館,20062月至4月。

      10.“憨齋珍藏書法展”,汕頭市博物館,20073月。


      本拍品部分出版著錄書影


      劉海粟題跋。吳南生舊藏。


      本卷為黃道周早年所書自作詩卷,整詩創作于崇禎四年(1631)魏忠賢余黨誣陷原宰相錢龍錫入獄、黃道周直言進諫被革職的歷史背景下,屬黃道周書風從“摹古”到“出新”轉變的過渡時期。不僅是黃道周入仕有關隱喻進諫的重要作品,也是其書風“間出己意”探索時期的關鍵作品。


      鑒藏者簡介

      吳南生(1922~ 2018),筆名左慈,室名憨齋,廣東省汕頭市人。1936年肄業于汕頭市商務英文??茖W校。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歷任中共縣委書記、中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等職。建國后曾任吉林市委宣傳部長、海南區黨委副書記、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中南局副秘書長、農辦主任、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等。工書法,富書畫收藏。


      跋者簡介

      劉海粟(1896~1994),字季芳,號海翁,別署靜遠老人、游天閣主,江蘇常州人。工書畫、詩文。歷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名譽院長,教授。上海美協名譽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出版有《劉海粟畫集》多種。



      在這十八年間,起伏乍變的政治境遇,使黃道周心境變化完全展露于書法作品當中。本卷書于崇禎初期,屬黃道周書風從“摹古”到“出新”轉變的過渡時期,不僅是黃道周入仕有關隱喻進諫的重要作品,也是其書風“間出己意”探索時期的關鍵作品。

       

      不同于崇禎二年(1629)黃道周所作存世最早墨跡《奉張耀之詩卷》(北京市文物局藏)的結體方扁、體氣開張而不脫蘇東坡氣息,本卷點畫痩勁,結字更顯方折,較之個人風格強化了許多,筆墨間顯然已出己意,逐漸脫離了蘇東坡的范式。與黃道周崇禎三年(1630)所作《錄呈鄭鄤等十五首詩卷》(故宮博物館藏)極為相似。


       

      黃道周所作存世最早墨跡《奉張耀之詩卷》

      北京市文物局藏

       

      黃道周為明末忠烈之士,以抗疏直諫而著于世,極其痛恨魏忠賢等閹黨爭權誤國、殘害忠良,入仕二十余年,上疏三十次。


      黃道周以識別草木為題寫諷諫詩

      詩文與書風的清健孤傲相得益彰

       

      本卷整詩以覽察草木為題,借屈原之口,表達如果連草木都不識,何能識得美玉的中心主旨,詩中“別識根株亦苦難”“懸多束脯為青蒲”等句,表面是在介紹各草木,實則上是在進行辛辣的諷諫,勸諫圣上應當識人用人,不要被魏忠賢余黨蒙蔽,不可忠臣奸臣不分。


      本卷與《黃漳浦集》的詩句在用字方面有幾處不同,其間有異體字通用者,也有句句意扣不離原意者,二者相較,本卷用詞更貼合作者原創之意,可作為詩集日后出版勘誤之最初版本。


      本卷與《黃漳浦集》部分用字不同處

      相比之下本卷更貼合作者之原意

       

      如第一首中,本卷為“別識根株亦苦難”,詩集為“別識根林亦苦難”,“根株”與“根林”二詞,顯然是本卷墨跡更為合意,“別識根株”是為辨別植物的根和主干之意;


      如第三首中,本卷為“樂苑自生玫瑰樹”,詩集為“樂苑自生玫瑰極”,“玫瑰樹”與“玫瑰極”二詞,應是詩集在流傳抄錄過程中的誤識現象;又如第六首中,本卷為“吃得蒲菹吾亦老”,詩集中為“吃得蒲葅吾亦老”,“菹”與“葅”為異體字……


      本卷經吳南生舊藏,卷后有劉海粟長跋。劉海粟曾為“黃道周紀念館”題“節義千秋”石匾,本卷跋中劉海粟更是將黃道周與鄭成功二人合稱為明代“閩海雙忠”,以表對黃道周忠烈之敬佩。


      劉海粟為黃道周紀念館題“節義千秋”石匾





       

       


      本軸作于崇禎前期,所書為其崇禎五年(1632)重陽前后所作七律詩,倪元璐因朝局混亂、忠臣蒙冤、念母心切,三次上疏乞假失敗之際。是軸不僅是倪元璐性情詩文之表現,也是倪元璐自由且成熟的典型書法面貌,更是倪元璐崇禎初期用書寫作為表露心境、交流友誼手段的重要實物見證。


       倪元璐(1593~1644)

      字玉汝,號鴻寶,別號園客,浙江上虞人。

      天啟二年進士。官至戶、禮兩部尚書。

      學力深邃,落墨超逸。工山水,精書法,詩文為世所重。

      倪元璐的人品藝品極受推崇,以鮮明執著的政治態度和認真善辨的才能而著于世。

      其存世四尺對開立軸中所書內容體量類本幅者,較為少見。

       

       


      倪元璐(15931644)草書 七言詩

      絹本  立軸

      129.5×38cm

       

      1.《碎金集》(一)P75,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2.《徐渭、黃道周、張瑞圖、倪元璐墨跡精選》P19,湖南美術出版社,2020年。

       

      詩文著錄

      3.《中國書法全集》第57卷倪元璐P255,榮寶齋出版社,1999年。

      4.《倪文貞詩集》卷下,【清】倪元璐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冬飲叢書》第15倪文貞公詩集,廣陵書社,2003年。

      6.《四庫提要著錄叢書·集部·356P406,北京出版社,2010年。

       

      倪元璐的人品藝品極受推崇,以鮮明執著的政治態度和認真善辨的才能而著于世。其存世四尺對開立軸中所書內容體量類本幅者,較為少見。本軸作于崇禎前期,所書為其崇禎五年(1632)重陽前后所作七律詩,倪元璐因朝局混亂、忠臣蒙冤、念母心切,三次上疏乞假失敗之際。


      是軸不僅是倪元璐性情詩文之表現,也是倪元璐自由且成熟的典型書法面貌,更是倪元璐崇禎初期用書寫作為表露心境、交流友誼手段的重要實物見證。

        


      軸中所書為倪元璐自作七律詩,詩載《倪文貞公詩集》卷下,題作《小愈后吳澹人諸君移尊過齋作文字飲(其一)》。


      據年譜編年,本詩作于崇禎五年(1632)重陽前后,時倪元璐40歲,三次上疏乞假失敗,在任調理痊愈后,門生吳禎、楊廷麟過府邸探望并作此詩。


      吳禎[明],初名天胤,字永錫,號澹人,華亭(今屬上海)人。為崇禎四年(1631)會試倪元璐分管“詩一房”所出進士,旋選庶吉士。


      楊廷麟(?~1646),字伯祥,江西清江(今屬樟樹市)人。為崇禎四年(1631)會試倪元璐分管“詩一房”所出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官至職方主事。明亡后,奉唐王命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在江西各地募兵抗清。順治三年十月清軍破贛州時投水而死。


      《倪文正公年譜》書影,粵雅堂叢書本

      同樣記載著讓官于黃道周一事

      反映出兩件作品的緊密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本拍品與黃道周早年行書詩卷的詩文創作于同一歷史大背景下,二者互相關聯,黯然生趣。


      彼時魏忠賢余黨當道誣陷忠良,黃道周因正義直諫而被革職降三級,倪元璐聞此訊便立即上疏請求讓官黃道周,上疏“是陛下之知道周久矣”“臣謂陛下今日用人,惟當取其伉直有氣者”“還道周原官,而出臣于外”之言,盡肺腑懇切進諫之態。


      魏忠賢(1568-1627

       

      然崇禎帝不允,倪元璐便數次以“養疾省母”“憶母遂病”“托病乞歸”的理由上疏歸家,以示去意堅決。故,倪元璐此舉已不僅僅是其生性至孝、探母心切的表現,也是其迫切想要遠離朝堂紛爭的幌子,是其痛恨魏忠賢等奸臣擾亂朝綱,又或是其想要讓官黃道周之心依舊未滅,更是其恨圣上不識忠奸的無奈歸隱。


      倪元璐在詩中用衛夫人與王羲之的關系類比自己和門生

      又用邊韶晝眠受嘲的典故勉勵門生

       

      本詩中倪元璐表達不會與奸臣沆瀣一氣的態度,并用“衛夫人泣”“孝先便腹”的典故來勉勵門生。


      除本詩外,倪元璐前后又作《憶母遂病三上書求歸不允卻賦十詩》《病請至三不得許在任調理治既小愈作》《四十初度》等詩,急切、焦躁、無奈,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倪元璐處在一種求退不能,欲罷不忍的兩難境地之中,同時也體現了倪元璐不甘心做閑官又不愿曲意逢迎的認真耿直的性格。


      倪元璐當時所作詩文與本拍品屬同一主題

      皆反映其處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倪元璐天啟二年(1620年,28歲)成為進士以前的書法面貌存世稀少而無法明辨,其存世墨跡大多為其成為進士后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52歲)所作。


      特別是崇禎元年后,倪元璐因論東林閹黨之清濁,請毀《三朝要典》而聲名鵲起,并引起了崇禎帝的注意。慕名求書者陡增,倪元璐在頻繁的書寫活動中,很快穩定了自己的書風,且開始習慣把書寫作為表露心境、交流友誼的手段。


      倪元璐 行書《戊辰春十篇等詩冊》

      首都博物館藏

       

      不同于天啟年間倪元璐書風處在摸索不確定、學習摹古的階段,本軸中用筆、結字都極其的熟練自如,是其崇禎前期個人風格已經確立的自由且成熟的面貌。



      整幅作品點畫勁健爽利,字形緊結峻峭,拉寬的行距使得視覺感上更顯疏朗,且以一種平中見奇的方式,貌似收斂其實放縱的心態,來展現其獨特的個人風貌,并伴有少量枯筆與濃墨相映成趣。

       

      與《戊辰春十篇等詩冊》(首都博物館藏)、《自作有感五言詩軸》(浙江省博物館藏)較為相似,皆是倪元璐崇禎前期的典型之作。

       






      本拍品為張瑞圖所書罕見有關魏忠賢詩作,書作無具體紀年,考其詩文內容以及書法風格,此作大致時間應為于天啟三年(1623)之后,是張瑞圖書法大成時期的綾本作品。


      張瑞圖(15701641

      字無畫、長公,號二水、白毫庵主人,福建泉州晉江人。

      萬歷三十五年進士,官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善畫山水,法黃公望,亦工佛像。書法奇秀,與邢侗、米萬鐘、董其昌合稱“晚明四家”。




      張瑞圖(15701641)草書

      翠閣丹樓七言詩

      綾本  立軸

      178.5×51cm

       

      出版:《白毫墨濤——張瑞圖書法特展》P94,晉江市博物館,2021年。

      展覽:“白毫墨濤——張瑞圖書法特展”,晉江市博物館,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

      刊刻:本拍品刊刻上石于晉江八仙山公園。



      本作七律詩是為北京碧云寺所作,1623年魏忠賢擴建重修碧云寺,目的為了讓此地作為自己身后之所。故此詩應為碧云寺擴建之后,張瑞圖或應魏忠賢之命所作。


      碧云寺為元代始建,本名“碧云庵”,即為現在的香山碧云寺。


      北京香山碧云寺

       

      天啟三年癸亥(1623)七月,張瑞圖升為詹事府少詹事,官正四品。因其與同鄉也是閹黨核心魏廣微的詩詞唱和,張瑞圖逐漸受到閹黨的關照,這也可見張瑞圖作此碧云寺七律詩的由來。


      崇禎刻本《白毫庵集》中載有張瑞圖

      與魏廣微唱和的另一首詩詞


      此作通篇連貫俊逸,用筆大膽迅速,間有澀筆,虛實韻律變化有致,筆法硬峭不失靈動,盤旋往復間沒有回鋒頓挫的修飾。


      章法上行距疏空,這時是學界普遍公認的張瑞圖書風的第二階段,即天啟元年(1622)到崇禎元年(1628)之間。



      此作為綾本立軸,實為張瑞圖書法大成時期的典型風格。此作展覽于“白毫墨濤——張瑞圖書法特展”并附出版,且有刻石在晉江八仙山公園。所書為七言律詩,單落“瑞圖”二字窮款,統觀整幅作品,他那滔滔不絕之氣勢,率直自然之揮運,不拘常規之用筆,力矯積習。


      在他的影響下,其后的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接踵而出,開啟了晚明“浪漫書風”的新局面,以激越跳宕的筆法、不拘一格的結體、險絕自然的章法,從書法的角度表現出了政權鼎革時期躁動不安的惶恐與掙扎,也顛覆了溫柔敦厚的傳統士大夫審美標準。



      2023西泠秋拍

      王鐸(15921652  行書 五言詩

      綾本  立軸

      1650年作

      218.5×44cm

       

      1.《淡水會·明清書畫展》P14,日本淡水會,1997年。

      2.《王鐸書法全集》九P1085-1087,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3.《王鐸巨軸五百品》P206,中國畫報出版社。



      4.《王鐸年譜長編》第三冊P1281,中華書局,2020年。



      說 明

      1650年的王鐸,正處于其降清的第五個年頭。這幾年里面,在清廷中基本無所事事。這期間,清廷也在不斷地為王鐸加官晉爵,也許是為了籠絡人心。常常在家中飲酒作樂“出則招歌童數十人,為曼聲歌吳覦取醉,或宵分不寐以為常”,又“居常垢衣跣足,不浣不飾,病亦不肯服藥”,這也許是王鐸入清后未能長壽得原因。其書法創作水平在崇禎末年達到高峰,再之后常常頹然自放。但是這樣自然流露出這樣樸拙的骨力和渾厚的元氣,則是古人所體現出的魏晉真面目。


      本拍品詩作為五言詩的行文。王鐸于詩最愛杜甫之沉郁頓挫。其在“前后七子”的影響下,主張詩必學杜甫,文必宗韓愈,但是他更加注重詩文的內容。在此軸中“老仆衣裳凍,蒼生骨肉春”則是其仿照杜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所發出的美好愿望。



      王鐸對于米芾的崇拜,在此立軸中一覽無余。整張用筆節奏跌宕,鋪毫厚重。而在有明以前,高堂大軸不曾出現,礙于材料的限制。到了晚明,作品已不再是擺在案頭玩味的手卷和帖札所能滿足的,需要在更加頻繁的社會社交場合出現。于是這種高堂大軸在公眾場合更加奪人眼球。此軸可見明末文人審美的變化。此軸整張用花綾書就,更能凸顯其珍貴。






      2023西泠秋拍

      張英(16371708  行書 自作詩

      綾本  立軸

      畫心:163×49cm  詩堂:49×26cm

       

      1.《溥心畬年譜》P111,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年。(溥儒詩堂)


      2.《溥心畬年譜》P110,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年。


      詩文著錄

      3.《文端集》卷四,【清】張英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張英全集》下P96,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


      溥儒題詩堂。


      本拍品系張英所書自作詩《駕幸金陵恭紀》,記錄了康熙第一次南巡時,張英奉旨來金陵迎駕扈從之事。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與其子張廷玉,為清代著名的父子宰相。本幅作品以綾本書寫,為張英晚年歸里后所作。溥儒題詩堂,述及張英生平、書藝,并經《溥心畬年譜》出版。


      溥儒題詩堂


      跋者簡介

      溥儒(18961963),字心畬,號西山逸士,齋號寒玉堂,出生于北京。清宗室,恭親王嫡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其山水、花鳥、人物無一不精,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稱。又與吳湖帆并稱“南吳北溥”。






      2023西泠秋拍

      陳繼儒(1558~1639  行書 關羽張飛文句

      綾本  立軸

      211.5×53cm






      2023西泠秋拍

      陳邦彥(16781752  行書 七言詩

      綾本  立軸

      1717年作

      132.5×44.5cm






      2023西泠秋拍

      蔡升元(16521722  行書 七言詩

      綾本  立軸

      165.5×46cm


      說明:蔡升元為康熙二十一年(1682)狀元。






      2023西泠秋拍

      董其昌(15551636  行書 臨宋四家書法卷

      綾本  手卷

      引首:97.5×27.5cm 畫心:230×27.5cm

      題跋:127×27.5cm


      羅天池、許聞泉等舊藏。陳曾壽題引首。羅天池、張珩、韓慎先、許姬傳、都俞題跋。許姬傳、許松如題簽。



      本拍品為董其昌晚年臨宋四家長卷,自清代至民國,經三大收藏大家巨眼認可,且評價極高。本卷先由羅天池、許源來收藏,后經張蔥玉鑒賞、題跋,張氏對此卷評價極高,認為此卷“神明煥發,洵屬甲觀”。全卷囊括陳曾壽、許姬傳、都俞諸名士題跋,名跡累累。



      是卷經羅天池收藏,并前后題跋五次。羅天池是晚清著名收藏大家,其收藏之富,鑒賞水平之高,在清代已聞名遐邇。羅天池對董其昌書法癡迷萬分,尤其鐘愛晚年董書。董其昌書法流傳甚多,然而大多為中年所書,晚年書作可謂一紙難求。本卷以綾本松煙墨寫就,品相完整,為存世董書中的珍寶。


      羅天池跋中認為此卷為董其昌7172歲所書,此外,本卷鈐有“宗伯學士”一印,與羅氏判斷相互佐證,可知此卷確為董其昌晚年之作。此卷為臨宋四家行草筆意,說是臨寫,其實二卷都是董其昌借臨寫實為之名,實行二次創作,筆意瀟灑飄逸,頗具風神。

       

      鑒藏者簡介

      1.羅天池(18051866),字六湖 ,廣東新會人。道光六年(1826)進士。官云南迤西道。歸居廣州。工書畫,精鑒賞,有名于時。與黎簡、謝蘭生、張如芝合稱為粵東四家。

      2.許聞泉[民國],字源來,號天泉閣主人,浙江海寧人。許姬傳之弟。著名戲劇理論家,曾與其兄合寫《憶藝術大師梅蘭芳》。

       

      跋者簡介

      1.陳曾壽(18771949),字仁先,號蒼虬,又字耐寂,湖北蘄水人。工書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任刑部主事。官至廣東監察御史,辛亥革命后居杭州,以賣畫自給。

      2.韓慎先(18971962),字德壽,號夏山樓主,北京人,久居天津。新中國早期書畫鑒定權威之一,與張珩、啟功、謝稚柳等同為首批書畫鑒定小組成員,曾任職天津藝術博物館副館長。

      3.許姬傳(19001990),字聞武,號思潛,浙江省海寧人。長期任中國劇協和梅蘭芳劇團秘書。并致力于文物鑒賞和收藏,工書法,亦擅楹聯。中國當代業余曲家,著名梅派藝術研究家,戲曲評論家。

      4.都俞(?~1931),原名顯曾,字小蕃,亦作肖蕃,別署頤庵,八磚室主,30歲后更名俞,浙江海寧人。清末舉人,官兩淮鹽務。善畫設色花卉,極娟秀。書宗兩漢,頗具功力。晚年賣畫為生,但不多作。有《都肖蕃花卉冊》。

      5.張珩(19151963),字蔥玉,一作聰玉,別署希逸,室名韞輝齋,上海市人。其祖父張均衡、伯父張乃熊,均為著名藏書家。曾任故宮博物院鑒定委員、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又調任文化部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兼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古書畫鑒定家、藏書家。

       

      題簽者簡介

      許松如[清末民初],江蘇武進人。金石學者,亦富收藏。著有《金石名著匯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www鲁啊鲁免费|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99久久成人免费播放|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被免费视频网站| 无遮挡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免费A片 |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在线中文 |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图片 | 日韩内射激情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色视频色露露永久免费观看|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日本特黄a级高清免费大片|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的|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