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5259
估價RMB: 5,000,000-8,000,000
成交價RMB: 9,775,000(含傭金)
5259
高士奇、張蓉鏡、蔣祖詒、陳澄中等名家遞藏 黃丕烈、孫原湘等八家題跋《鐵崖先生古樂府十卷 復古詩集六卷》
(元)會稽楊維禎 撰 富春吳復 等類編
明成化五年(1469)海虞劉效刻本
1匣1函4冊?白棉紙
鑒藏印:高士奇印(白)?高(白)?清唫堂圖書(朱)?士奇之印(朱)?士奇(朱)?士奇藏(白)?澹人(白)?翁方綱印(白)?覃溪(朱)?覃溪(朱)?方綱(朱)?席氏玉照(朱)?錢氏竹汀(朱)?大昕(朱)?錢竹汀(朱)?辛楣(朱)?竹汀(白)?丕烈(朱白)?丕烈(朱)?士禮居藏(白)?黃丕烈印(朱)?蕘圃(朱)?西槎(朱)?董氏玄宰(朱)?宗伯學士(朱)?巧工司馬(白)?屋角青山(朱)?放膽文章拼命酒(白)?吉金樂石(白)?晚香堂(朱)?黎川萬成公二十五世孫(白)?墨莊(朱)?秋葊(朱)?殿中司馬(白)?董其昌(白)?芑孫(朱)?小瑯嬛福地張氏藏(白)?赤松黃石(白)?在處有神物護持(朱)?芙初女史(朱)?曾藏張蓉鏡家(朱)?蓉鏡(白)?姚氏畹真(白)?芙初女史(朱)?若蘅(朱)?尗芷(朱)?孫原湘(朱)?旭庭眼福(朱)?宗湘文珍藏印(朱)?自然山房(白)?詩思清人骨(朱)幾生修到(朱)?能靜經眼(朱)?密均樓(朱)?蔣祖詒讀書記(朱)?榖孫秘籍(朱)?蔣祖詒印(白)?雋文掌記(白)?陳清華字澄中號郇齋藏(朱)?祁陽陳澄中藏書記(朱)
題跋:1.(黃丕烈)楊鐵崖先生《古樂府》,其舊刻本余初見諸香嚴周丈處,搜訪數年近始獲此,可謂幸矣!因重借周本相勘,此本印較在先,紙張雖黃白不純,其初印則同。間有缺葉,亦是照刻本補錄,非偽為者。圈點脫落,余復取周本摹補,惟是胡涂字跡幾板,周本已為補刻,不如此之尚屬原刊。茲雖描寫一二,未免轉失其真,故并著之,以志余過兩本不同之處。周本卷首有張天雨、吳復兩序,此本有宋濂所撰墓志銘,互相歧異,未知何故,擬影抄兩序,以存其舊云。嘉慶乙丑(1805)立夏后二日,蕘翁黃丕烈識。鈐印:丕烈(朱白)
2. (黃易)嘉慶六年(1800)五月錢唐黃易觀。
3.(孫原湘)《楊鐵崖古樂府十卷》,富春吳復編。后附《復古詩六卷》,則云間章琬所輯也。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鐵崖尚有《樂府補六卷》在十卷之外,《愛日精廬藏書志》所稱從吳門黃氏舊抄本傳錄者,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集。惟丁、戊二集曰《鐵崖古樂府》,其余曰《鐵龍集》、曰《鐵篴詩》、曰《草元閣后集》,知先生詩樂府外所作甚富,此非完豹也。復古詩集操諸篇亦即從《古樂府》中錄出,蓋是孟文另編合而為一爾!心青居士識。鈐印:孫原湘印(白)
愛日傳錄本戊集有至正丙午章琬跋,此編《復古詩》孟文序跋俱稱至正甲辰,則所刻在丙午以前,按丙午為順帝二十六年,明年元亡矣。第觀卷二首頁章題又稱丙午夏五,不知何以前后歲月互異若此。心青居士又識。鈐印:九香書屋(白)
4.(孫鋆)楊鐵崖先生抗正聲于元代,其所為樂府皆發攄性靈、至情盤郁、震諧金石、幽感蟲魚,論者謂得三百篇之遺。然舊刻絕少。張氏小瑯嬛清閟所藏明初本為黃蕘翁士禮居舊物,印本精善,較近刻殊覺古香動人。原缺序三葉,蕘翁欲補鈔未果,今瑯嬛主人屬余影寫完帙。因題三絕句于后:錦裹香熏劫火余(蕘翁藏書嘗毀于火,是編幸存),貽來百宋一廛居(蕘翁藏書之所);蛙鳴蟬噪靡靡日,快讀平生未見書。樂變新聲樂府亡,獨彈古調感蒼茫;開編滴我心頭淚,便聽先生操履霜。乾坤清氣錦囊收,譜入宮商與唱酬;凈洗箏琵凡俗耳,一枝鐵笛響千秋。道光戊子清明后五日,秋山孫鋆書。鈐印:臣鋆私印(白) 秋山(朱)
蓮瓣銀鉤辭書《鐵崖先生古樂府》卷尾。牙簽錦編涵古香,鐵崖樂府能擅場;開編揭見蓮一瓣,脆損煙痕顏色淡。上有銀鉤小字斜,亭亭秀質憐藕花;花落從風任飄墮,拾取芳心安貼妥。此花此瓣前生修,書中藏嬌屋不秋;墨香濃沁花骨醉,碧紗夢涼花穩睡。偶于《鐵崖樂府》中得蓮花一瓣,作詩記之,秋山。鈐印:秋山(朱)
輯錄鐵崖先生古樂府序。君子論詩,先情性,而后體格…今所存者,皆先生在錢塘、太湖洞庭間之所得者云。至
正六年丙戌春三月初吉,門生富春吳復謹拜手書。復,字子中,后改字見心。見廉夫所作墓銘。(秋山孫鋆補錄)
5.(姚畹真)蓬壺元圃仰僊居,寳笈驚窺未見書;脫口宮商皆絕調,古今樂府有誰如。條昶清和風雅情,千秋逸韻鐵龍鳴;何如掩卷聞虛籟,宇宙中間有正聲。鐵崖先生樂府古辭陳義高雅,振響清越,其用筆更如生龍活虎,不可捉摸。宜其藻曜一時,韻流千載。是帙為士禮居舊藏秘本,紙光瑩潔,墨彩飛騰,更足寶貴也。時在道光丁亥(1827)春仲,琴川女士芙初姚畹真題于小嫏嬛清閟并識。鈐印:姚氏畹真(白) 芙初女史(朱)
6.(張蓉鏡)此書重在吳復所編,當時原本可貴!刻于至正丙午,尚是元槧也。其收藏名家印記層迭,久為世重,余求古書數十年,所見惟此及席氏一部耳。字法雅近唐人,當時必名手所書上板。道光丙戌(1826)士禮居主人割愛見貽,不計值之多寡也。席氏本有吳、張二序,因借歸屬孫秋山先生伉儷以舊紙補書之,亦快事也。噫!古書日少,得此佳本,當與知音者賞之。咸豐二年(1852)十月朔,虞山張蓉鏡展閱三復,因識。鈐印:張(朱) 蓉鏡(白) 蓉鏡珍藏(白)
7. (王瑞)鐵崖先生古樂府敘。三百篇而下,不失比興之旨,惟古樂府為近…余不敢不以此望于廉夫,余子不足語。此至正丙戌冬又十月方外張天雨謹題。(道光丁亥春日者香王瑞補鈔)
8.(方若蘅)道光十年(1830)歲次庚寅六月十六日,白下女史方若蘅借讀一月。鈐印:畹芳女士(朱) 若衡(朱)
提要: 是書為元末文壇泰斗會稽楊維禎所作《古樂府》,凡十六卷。前十卷為楊維禎門人吳復所編,收楊維禎及友人之作凡四百零九首。有金華宋濂撰《元故奉訓大夫江西等處儒學提舉楊君墓志銘》,卷十末附鐵崖作《吳復墓志》;后六卷為門人章琬所輯,收一百四十三首。有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門人龍洲生章琬前后序跋(卷十二第三葉;卷十四第七、八葉為舊時墨筆補鈔)。
???此本紅木盒篋藏,桃紅色灑金蠟箋封面,上有黃丕烈隸書墨筆題簽。扉頁收張蓉鏡之妻姚畹真為此書所作七言古詩,次孫鋆夫婦舊紙補鈔吳復《輯錄鐵崖先生古樂府序》及張天雨《鐵崖先生古樂府敘》。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大黑口,雙魚尾,四周雙欄。是為明成化五年(1469)海虞劉效刻本,紙質雖黃白不純,然細觀簾紋均近二指寬,與國家圖書館藏本(善本書號:10338)、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本對校,知此為初印之本。同時也是目前此書存世可見最早刻本,查《中國古籍善本總目》,國內公藏著錄僅見國家圖書館(毛晉校)、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常熟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湖南省圖書館(葉德輝、葉啟勛、葉啟發題識)。
???迭經高士奇、黃丕烈、張蓉鏡、宗源翰、蔣祖詒、陳澄中遞藏,又錢大昕、翁方綱、孫原湘、沈梧、趙烈文、汪雋文等鑒賞,名家印記層迭,久為世重。并黃丕烈、孫原湘、黃易、張蓉鏡、姚婉真、方若蘅、孫鋆題跋題記,不僅是“黃跋”之中精善者,更是江南地區名家藏書之典范,歷經五百余年眾星捧月般的時光,如今重現拍場,誠可珍視!
著錄:1. (清)黃丕烈撰,繆荃孫輯刻《蕘圃藏書題識》卷九第三十三、三十四葉,民國間刻本。
???2.(清)黃丕烈撰,《黃丕烈書目題跋》P217,中華書局,1993年。
???3. (清)黃丕烈撰《黃丕烈藏書題跋集》P5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王大隆《黃丕烈年譜
???5. (清)姚畹真撰,《雙芙閣吟稿不分卷》第二十二、二十三葉,民國五年(1916)江陰金氏鈔本。
???6. 吳希賢輯匯《歷代珍稀版本經眼圖錄》P302,中國書店,2003。
???7.《祁陽陳澄中舊藏善本古籍圖錄》第九冊P317~31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 《冊府千華:民間珍貴典籍收藏展圖錄》,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等編。
???9. 雒竹筠編著、李新乾編補《元史藝文志輯本》P428,北京燕京出版社,1999。
參閱:《中國古籍善本總目》集部/元別集P1350,線裝書局,2005。
[GAO SHIQI, ZHANG RONGJING, JIANG ZUYI, CHEN CHENGZHONG, HUANG PILIE, SUN YUANXIANG, ET AL.] TIE YA XIAN SHENG GU YUE FU (10 VOLS) & FU GU SHI JI (6 VOLS)
Block-printed in 1469
1 case of 4 volumes
Literature: 1. Shao Pu's Inscriptions on Book Collection, vol. 9,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2. Inscription on Huang Pilie's Collections, p. 217,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8
?????3. Huang Pilie's Inscriptions on Collected Books, p. 561,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3
?????4. Chronicle of Huang Pilie (Supplement to the Chronicle of Huang Shaopu), p. 121,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8
?????5. Suang Fu Ge Yin Gao Bu Fen Juan, pp. 22-23, 1916
?????6.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Rare Editions through the Ages, p. 302, China Bookstore, 2003
?????7.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Rare Ancient Books Collected by Chen Chengzhong in Qiyang. vol. 9, pp. 317–318,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06
?????8. Thousands of Treasures: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Precious Ancient Books in Private Collections
?????9. Compiled Bibliography of the Yuan Dynasty, p. 428, Beijing Yanjing Publishing House, 1999
半框:17.5×12cm?開本:24.4×15.4cm
RMB: 5,000,000-8,000,000
跋者簡介:1. 黃丕烈(1763~1825),字紹武,又字蕘圃,號復翁,齋號士禮居,江蘇長洲人。喜聚書,尤嗜舊刻名鈔,校勘典籍,既精且富。刻有《士禮居叢書》。經他題跋的善本有“黃跋”之稱,被后世藏家珍若拱璧。
?????2.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秋盦,別署秋景庵主、散花灘人、蓮宗弟子,浙江杭州人。樹谷子。曾官濟寧同知。工詩文,善金石書畫,擅長碑版鑒別、考證,又好蓄金石,甲于一時。篆刻曾師事丁敬,兼及宋元諸家,工穩生動,醇厚淵雅,有所創新。與丁敬、蔣仁、奚岡齊名,為“西泠八家”之一。擅山水,兼工花卉。工隸書,參與鐘鼎,愈見古雅。
?????3. 張蓉鏡(1802~1866),字芙川,有藏書樓名“雙芙閣”、“小瑯嬛仙館”,江蘇常熟人。張燮孫。好古善詩文,精鑒別,富藏書,宋元舊槧甚多,有《小瑯嬛仙館書目》。
?????4. 姚畹真(1803~1828),號芙初女史。清常熟人。張蓉鏡之妻,工詩亦精鑒。因夫婦字號中均有“芙”字,故名其藏書室為“雙芙閣”。
?????5. 孫原湘(1760~1829),字子瀟,一字長真,晚號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 (今江蘇常熟)人。清代詩人。清嘉慶十年(1805)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協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瑯、婁東、游文等書院講席,學生多有成就。他擅詩詞,主張"性情為詩之主宰"。又工駢、散文,兼善書法,精畫梅蘭、水仙。詩文與同時期的王曇、舒位鼎足,并稱"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閣集》。
?????6. 方若蘅(清),字叔芷,一字畹芳,桐城人,方維甸之五女,祖方觀承,適楊希銓為妻,工詩,著有《鏡清閣集》。
?????7.孫鋆(清),號秋山,張蓉鏡為其外甥。善書法。
?????8. 王瑞(清),號者香,孫鋆內室。
鑒藏家簡介:1.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號瓶廬,又號江村,賜號竹窗,浙江平湖人。初以國學生就試京師,不利,賣文自給。后為人左春帖,為圣祖所見,二試皆第一,命供奉內廷,官至禮部侍郎。工書畫,書善鐘、王小楷,精考證,能鑒賞,收藏名跡與孫承澤相埒,有《江邨消夏錄》。
??????2.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蘇齋、彝齋,北京人。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累官國子監司業、禮部侍郎、內閣學士、鴻臚寺卿、內閣侍讀學士。精鑒賞,富藏書。金石、譜錄、書畫、詞章之學冠絕一時。尤精書法,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并稱為“翁劉梁王”四大家。
??????3. 錢大昕(1728~1804), 字及之,一字曉征,號辛楣、竹汀,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二十二年授編修,歷官多省。先后主講南京鐘山書院、婁東書院。精研精史,音韻典章、金石等。一門父子、兄弟名重當世,有“九錢”之稱。
??????4. 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字旭庭,號古華山農,又號九龍山樵。無錫人。工詩詞,善書法,精丹青,得力于顧、邵、華三師指授,名噪江浙。咸豐間游幕京師,收藏甚富,著有《蓉湖漁笛詞》。
??????5. 趙烈文(1832~1894),字惠甫,一作惠父,號能靜居士,江蘇常州人。清時著名幕僚,受曾國藩保舉,曾任易州知州,多年為曾國藩機要幕僚,軍事上多所謀劃。著有《天放樓集》、《能靜居士日記》等。
??????6. 宗源翰(1834~1897),字湘文,江蘇上元(今南京)人。舊居常熟沖天廟前,少佐幕,保薦至知府。光緒初歷官浙江衢州、湖州、嘉興、嚴州、寧波府事,署杭嘉湖道。光緒二十年(1894)任浙江溫處兵備道職。好金石書畫圖籍,藏書處名頤情館。
??????7. 蔣祖詒(約1890~1975),字榖孫,浙江烏程(今湖州)人。蔣汝藻長子。精版本目錄之學,于宋元善本,到手便知真贗。更于宋拓漢唐之碑帖最為精鑒,古器物及書畫,亦善鑒賞。曾任臺灣大學教授。輯有《思過齋集外書跋輯存》、《傳書堂藏書志》等。
??????8. 汪雋文(約1912~1938),疑又名紅萼,浙江平湖人,北方名妓,有“雋文女史”之稱。1930年冬,蔣祖詒納之為妾。
??????9. 陳澄中(1894~1978),名清華,號郇齋。湖南省祁陽人。因藏有南宋刻本《荀子》,名其藏書處為“郇齋”。早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后留學美國。歸國后任上海中國銀行總稽核,1949年定居香港。所藏宋元刻本既精且多,于江南無有匹敵者,與北方天津周叔弢并稱為“南陳北周”,成為民國間兩大藏書家之一。1955年、1965年國家兩次撥專款,將陳澄中所藏129種古籍善本及珍本碑帖購入,后交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保存。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