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784
估價RMB: 20,000-40,000
成交價RMB: 32,200(含傭金)
李鴻章(1823~1901)?致英翰有關鎮壓捻軍軍事部署的長信
信箋?一通八頁
1867年作
參閱:《李鴻章全集 29信函一》P523-529,顧廷龍、戴逸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說明:英翰上款。英翰為是晚清因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起義而成名的督撫之一。
此為李鴻章有關鎮壓捻軍軍事部署的長信,計1通8頁,內容與李鴻章同時期致英翰、馬新貽等信相合,可知當作于同治六(1867)年七月十四日。
李鴻章自同治五(1866)年冬月起繼任剿捻欽差大臣,延續曾國藩“扼地兜剿”的方針,調集皖、豫、鄂、蘇、直、魯等省清軍,重兵防守黃河、運河、膠萊河,并筑長墻、挖壕溝,分段防守。
此信即是李鴻章延續曾國藩剿捻方針的證明,信中談到沿河修筑加強河防、長墻工事,調集部署各地兵力,以及捻軍動向等內容,展現李鴻章等率領的清軍與賴文光等所率領的東捻軍在山東、江蘇等地作戰的詳情。所及舍幼弟即李鴻章六弟李昭慶,此時在膠萊河一帶負責防務;谷山中丞為馬新貽。另談到劉銘傳銘軍、潘鼎新鼎軍以及開軍、宋軍等。
信中“賴逆狡猾異常,以走疲我,聞一日夜馳至二百里,我兵甫能趕到,而賊又遠遁,求戰不得,欲速不能,殊增焦憤”等語形象地展現了捻軍行蹤不定、流動作戰的靈活策略與清軍出擊不利的稍顯無奈。在此信后不久,東捻軍被李鴻章以長墻工事圍困,多次突圍亦均以失敗告終,最終走向徹底失敗。
LI HONGZHANG AUTOGRAPH LETTER SIGNED TO YINGHAN ABOUT THE MILITARY DEPLOYMENT TO SUPPRESS THE NIAN ARMY
Eight pages
Dated 1867
Note: Dedicated to Yinghan.
33×20cm(冊頁尺寸)?
RMB: 20,000-40,000
作者簡介:李鴻章(1823~1901),字子黻,一字漸甫,號少荃、儀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授編修。累官兩江、湖廣、兩粵、直隸各地督撫,北洋大臣、太子太傅、大學士。工書法,奏章與恩師曾國藩有雙璧之譽,為近代洋務運動實際領導人之一。
作者簡介:薩爾圖·英翰(1828~1876),字西林,薩爾圖氏,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大臣。道光二十九年(1849)舉人。曾任霍邱知縣、安徽巡撫、兩廣總督、烏魯木齊都統,是晚清歷史上因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起義而成名的督撫之一。俘捻軍領袖張樂行,參與剿滅苗沛霖,招降馬融和,捕殺太平天國輔王楊輔清。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